节日“摆摊”不卖货,专教垃圾分类!这个双节,武汉青山很“绿色”

(通讯员 涂菲菲 张忱)

“吃完的月饼盒属于什么垃圾?”“我知道,是可回收物!”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社区的中秋游园会上,一个关于“月饼盒”的提问,让垃圾分类互动区瞬间排起了长队。在国庆、中秋双节同庆的喜庆氛围里,武汉市青山区垃圾分类志愿者们走进社区“摆摊设点”,把垃圾分类知识带进了节日的欢声笑语中。

融入社区“清洁家园”,夯实宣传主阵地

双节前夕,青山区各小区正如火如荼地开展“清洁家园”主题活动,垃圾分类志愿者借机向居民们发放了图文并茂的《生活垃圾分类指引》宣传折页,耐心讲解垃圾“四分类”标准,并为参与活动的居民分发了分类垃圾桶。“宣传员讲得清楚,还给发了小垃圾桶”,钢花村118社区居民王女士说,“这个小桶正好放厨房,择菜时的垃圾顺手就分了!”。

赢得游戏的居民领取了厨余垃圾桶

借力节庆主题汇演,把知识巧妙地编进游戏里

连日来,青山区各社区举办的国庆、中秋文艺汇演及游园活动吸引了大量居民参与。青山区垃圾分类宣传人员把握人流高峰,在各活动现场“摆摊设点”,设立了垃圾分类宣传互动专区。

“节日‘考题’来了!月饼盒、瓜子皮、糖纸,分别扔进哪个桶?”在钢花村社区的游园会上,宣传人员话音刚落,居民就争相举手。一旁的“分类投”游戏区更是排起长龙,孩子们拿着画有各种垃圾的卡片,像玩投篮一样扔进对应的分类桶里。居民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,轻松愉快地接受了垃圾分类知识,实现了宣传效果与节日氛围的“双赢”。

游园会上,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互动游戏

开展主题培训,提升源头分类专业性

为从源头上提升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和执行力,垃圾分类志愿者在节前面向社区工作者、物业人员、社区志愿者等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培训。培训课上,专业的宣讲师通过PPT演示、案例分析、现场答疑等方式,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梳理了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、四分类的具体要求以及常见的分类误区。参与培训的社区工作者李先生说:“培训才让我知道,原来大骨头不属于厨余垃圾,因为难腐蚀,算是其他垃圾。以后指导居民就更精准了!

社区工作者、物业人员、社区志愿者参加垃圾分类专题培训

此次“双节”系列宣传活动,是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生活习惯的一个缩影。下一步,青山区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,让垃圾分类的新时尚真正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,为建设更加洁净、美丽、文明的青山贡献力量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最新推荐
  • 《功夫战警》收官 热血致
  • “恋恋”不忘必有回响 《
  • 徐百慧《一路上有你》再演